核心提示
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是我區今年必須交出的歷史性答卷,人民群眾則是這場大考的“閱卷人”,扶貧成效和脫貧質量究竟如何,歸根結底要由他們說了算。肩負脫貧攻堅重任的廣大黨員干部,要精心“答卷”,接受人民的檢驗。
精心做好干部精神再提振和能力素質再提升的文章。廣大干部群眾要堅決防止思想上松懈、精神上渙散、斗志上滑坡,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體現在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上。此外,要著力補齊干部能力素質上的“短板”,讓他們練好“汗水澆灌收獲,實干篤定前行”的內功。當前,我區一些扶貧干部在產業扶貧項目安排、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感覺到比較吃力,政策理論水平與實際工作能力還不完全匹配;面對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成果不能應用自如,解決群眾訴求的辦法不多,群眾工作本領有待提高。為此,要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對一線干部大力開展全方位能力素質培訓,幫助他們掌握用戰略思維謀全局、用創新思維增活力、用辯證思維解難題、用法治思維圖善治、用底線思維守邊界的“五大思維”方法,為其壯骨補鈣賦能,為脫貧攻堅提速增效。
精心做好深入調查研究的文章。目前我區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條件差、資源稟賦差的南部山區。同時,剩余的這些“貧困堡壘”,大都有著特殊而復雜的致貧原因,原有的普惠性均衡式幫扶措施需要在增強其針對性和實效性上“升級換代”。此外,有些村“兩委”班子能力素質不高,在產業扶貧、項目選擇等方面決策不合理、不準確,致使扶貧效果不甚理想。這就彰顯出幫扶干部進行再深入調查研究的重要性,唯有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才能有效破解難題。一是要把準脈搏,查明“病因”。要真正搞清楚困難群眾致貧的深層次原因,在精準“問診”上做好功課,堅持區別對待,因戶施策,“用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二是要開對“藥方”,增強“療效”。產業扶貧固然是幫助困難群眾脫貧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但是,建立起困難農戶與市場間的緊密聯結機制,使其能夠熟練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行情,因地制宜,產銷對路,實現穩定增收,扶貧才算真正扶到點子上和關鍵處。三是要鏟除“病灶”,消滅隱患。要精準查找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中的漏項問題,探明困難群眾脫貧能否真正達標、質量如何、是否可持續,弄清各項扶持政策措施、項目資金等在落實中是否存在問題,確保各項幫扶政策及時全部落實到位,做到萬無一失。四是要補足“元氣”,強筋壯骨。群眾畢竟是脫貧攻堅的主體力量,對困難群眾唯有激勵其致富信心,提高其致富技能,幫助他們育強致富產業,增強發展后勁,才能取得長久致富之效。
精心做好“邊緣人口”和“邊緣村組”高質量脫貧的文章。收官之年,既要實現脫貧目標,又要確保脫貧質量,要求我們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以“真脫貧,脫真貧”為工作目標和奮斗方向。而那些“邊緣人口”和“邊緣村組”的脫貧質量問題,尤其需要我們予以高度關注。這就涉及到能否實事求是地解決那些貌似已經脫貧實則處于貧困邊緣、極容易返貧的“邊緣人口”和“邊緣村組”穩定致富和長遠發展的問題,必須警惕出現“懸崖效應”。各級干部要堅持原則性、人本性和務實性相統一,嚴格對照國家脫貧標準要求,全力排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助推他們在小康路上走得更快更高更強。
精心做好困難群眾暫時脫貧和穩定致富統籌兼顧的文章。推進脫貧攻堅,既要保證“打贏”的進度,也要保證“打好”的質量,更要保證“穩住”的要求。按照中央“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的政策精神,建立長效幫扶機制,就必須統籌處理好脫貧致富中“長與短”“大與小”“主與輔”等相互關系,高瞻遠矚,精心謀劃,一體推進。一是要把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起來,多為貧困群眾培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可持續脫貧的機制、可持續致富的動力,讓脫貧攻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筑起銅墻鐵壁。二是要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其他原因致貧返貧戶提前采取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多措并舉鞏固其脫貧成果。三是要激發鄉村創新創造活力,優化鄉村人才隊伍結構,厚植鄉村振興各類資源,特別是加強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和村干部隊伍培訓,加大對農村本土人才回引和支持創業的力度,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雄厚的人才隊伍保障。( 牛庭偉)
?。ㄗ髡邌挝唬褐泄补淘形h校)